规模化经营 实现“稻田造梦”

2022-08-22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朱村街龙岗村的千亩稻田立体种养示范区,只见连片的水田长势喜人,青翠的稻苗随风起伏,波光粼粼的鱼塘环绕稻田四周,荷花鲤穿梭其间。从高处俯瞰,稻田里用不同品种、颜色的水稻种出“中国丝苗米之乡·增城”和“中国地图”的水稻图案格外引人注目。田间的机耕路两侧,刚播种的向日葵和格桑花刚刚长出小苗。这里,是增城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三大片区之一。

  “这是我们为了庆祝今年9月22日的农民丰收节而准备的。”面对水稻图案,牵头建设增城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广东启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邱崇文兴奋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广东启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土地流转的政策红利,在朱村街整合优质农田2000余亩,打造了一个集丝苗米现代化种植、休闲观光及研学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增城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

  为鼓励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升级,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近年来,增城区政府从产业园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租金、肥料等方面对农业企业给予大力支持,这些利好政策无疑是为企业投资吃下了“定心丸”。

  “作为粮食产业园,增城区政府给予了非常多惠企政策,比如大户种植每户一年补贴每亩500元的租金,种植水稻每造每亩补贴400元,施用有机肥每吨补贴300元等。”邱崇文说。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府对产业园用地的保障。为保障增城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用地,朱村街在增城区首次大规模以镇街为主体进行土地流转,交给企业经营。这样一来,农民可以稳定收租分红。“通过政府兜底,企业经营,实现了三方受益。”邱崇文告诉记者,目前,该企业已成功在朱村街流转了2000余亩土地,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3000亩。

  “我们按照‘一核、两轴、三片、多节点’的空间布局,统筹布局丝苗米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研发、服务等功能板块,形成点线面协同发展格局。”邱崇文介绍说。

  其中,“一核”是以丝苗米起源之地为核心,打造千亩丝苗米种植基地,恢复增城八景之一“白水丹邱”下丝苗米黄熟一片的景象;同时,以周边龙新村和龙岗村为“两轴”,分别打造机械化示范基地和立体种养基地,形成千亩种植带、千亩全程机械化种植示范基地、千亩稻田立体种养基地三大片区。在此基础上,项目将融合科技、观光、体验、科普等元素,打造优质稻米的全产业链,集中展示现代水稻产业的先进技术。

  目前,产业园区建设已初见成效。项目在龙新村打造的千亩全程机械化种植示范基地成为广州市最大的连片无人机直播谷种示范片区,今年早稻亩产量达到900斤。企业还研发出了国内首台线上线下相结合、集加工销售于一体的5G智能碾米终端机,有望实现丝苗米传统销售渠道向新零售销售转变,提高增城丝苗米市场占有率。

  此外,项目在龙岗村规划建设的千亩稻田立体种养示范片区,成功打造首期稻田立体种养约400亩,计划于今年9月22日全国第三个“农民丰收节”亮相,探索“农业+旅游”的发展新模式。

  增城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快节奏”发展,驱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引擎”。

  朱嘉兴是首批同意将土地流转给朱村街的龙新村村民之一。“以前租给散户是每年每亩1100—1200元,现在的是1500元,就我家的情况,6亩地一年的租金收入有9000元。同时,流转的土地每年还可以得到每亩500元的入股分红,一年的收益比以前提高了40%-50%。”朱嘉兴笑道。

  不仅如此,企业的落户也让朱家兴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以前,他常年在广州打工,与家人聚少离多。如今,他入园打工,摇身变成了“飞防机手”,无人机播种、飞防、施肥等技能驾轻就熟。“现在每月工资6000元,收入稳定离家又近,还能让自己学到一技之长,我感到非常幸运。”朱家兴告诉记者。

  “目前我们就地招聘当地闲散劳动力就业,每个月光发工资就超过10万元”,邱崇文介绍,该公司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机制,带领当地农民融入丝苗米产业发展中,促进了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