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知识产权公司:唤醒沉睡专利创造无限价值

2024-03-26

  知识产权的质量、运营能力以及保护力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以中国科学院(下称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校等机构拥有大量的优质专利,但很多专利在获得授权后处于“沉睡”状态,没有转化成商品和生产力。如何唤醒沉睡中的专利,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成为业界关心的线月的中科院知识产权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科院知识产权公司),由中科院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成立,是中科院唯一一家从事知识产权商业运营的公司。中科院知产公司依托中科院强大的技术研究能力,通过知识产权的投资运营、知识产权全流程服务等,盘活了中科院海量知识产权资产,推动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也为中科院各院所、各大企业、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搭建了桥梁。

  对专利等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交易、投资、转化和运营,在国内外都是个大难题。中科院拥有104个研究所,是我国自主创新的“国家队”和重要的创新源头,积累了庞大的技术成果和优质知识产权资源,但很多优质专利未得到有效运营,没有转化为商品和生产力,为此,中科院多年来一直大力探索如何将庞大的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盘活”。

  2009年初,在深圳市和中科院的共同促进下,中科院知识产权公司的成立事宜最终敲定,并加快筹备、运作。中科院希望通过建立这一全新企业,加快探索一个更加有效的中科院知识产权运营和投资模式;深圳市相关政府部门则希望通过支持这一冠以中科院“金字”招牌的新机构的成立、发展,进一步提升深圳市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运营水平,积极推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步伐。在业内人士看来,中科院知识产权公司可谓是顺应时势成立。

  中科院知识产权公司总经理李K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公司成立后很快明确了业务范围,提供包括知识产权许可、转让、投资、代理、咨询、管理和技术转移产业化在内的知识产权全流程服务。以知识产权运营为例,公司打造的知识产权全流程服务与运营云平台提供多样服务,包括专利许可、专利转让、专利托管、专利池与专利联盟、专利拍卖、技术转移等。

  据了解,自中科院知识产权公司成立至今8年多时间里,公司承担了20余项国家级重大专项的知识产权服务与运营,协助搭建了中科院多个技术联盟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与此同时,公司也逐渐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运营、转化和管理机制。

  以中科院知识产权公司的特色业务模式“知识产权全流程服务”为例,李K介绍,这一服务使企业从项目立项到最终商业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均处于公司的管理监控之下,保证了其专利最大价值的实现,具体流程包括:企业若准备启动一项研发项目进行决策,中科院知识产权公司会在项目启动之前进行项目市场现状的知识产权审查,包括专利、竞争者与产业调查;在确定研发项目方案后,公司对方案本身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审查,包括竞争者与相关技术审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等,针对专利变更、专利申请、相关技术更新情况等提出专业建议,以保证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在项目投产、专利商业化之后,公司会提供后续服务,包括侵权诉讼代理等。

  另外,“VC+IP+创业”与“专利池和专利联盟”也是中科院知识产权公司在知识产权运营方面总结出来的较为有效的模式。以“VC+IP+创业”模式为例,公司基于中科院知识产权基础投资基金,尝试与资本市场的VC和PE共同组建投资基金,主要面向评估出的中科院的优秀成果和技术进行投资,通过市场经济规律募集资金成立公司,并以产业化为目标按市场机制进行运作。

  而“专利池和专利联盟”模式则指的是公司结合中科院制定的产业联盟方案,联合国家主要的研究机构和研发企业,构建专利联盟和专利池,使中科院的技术成果最大程度的实现转移转化和共享。比如,公司对中科院所有涉及到第二代照明光源、机器人、大数据和陶瓷新材料领域的知识产权进行了梳理,形成了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并联合各个研究所组建相应的专利池,吸纳企业会员加入,构建专利联盟,为专利联盟的成员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并统一对外进行专利许可。

  多年的积累,让中科院知识产权公司相继获得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示范创建机构、向国外申请专利资助第三方检索机构等荣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科院知识产权公司的目标就是要打造成为知识产权运营价值链的系统服务商和系统集成商,如今距离这个目标已越来越近。”李K说。(本报记者姜 旭)